查看原文
其他

我家包子铺成了“网红”

上海徐汇 2021-09-11


徐汇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风貌街区,

从衡山路到复兴路,

从高安路到天平路,

都承载着各自风格的海派历史文化。


高安路风貌区整体改造由徐汇区天平路街道牵头统筹,从2020年3月12日启动,街道结合“四史”学习教育多次走访调研,邀请了著名建筑设计师谭若霜的团队对社区、街区进行规划


伊丽包子铺从2020年3月开始整体改造,4月完成,并成为街区风貌改造的成功典型,随后天平路街道以自治共治的方式开始一场以“伊丽”为样板的街边小店风貌更新改造。除了高安路3号伊丽包子铺的改造,谭若霜的团队还完成了高安路6弄整体空间介入,高安路49号-55号底层商业整体介入,康平路152弄整体空间介入等。


放大风貌区内由温暖和希望织就的质感。一切,为了努力活在风貌中的人们。


接下来,听天平街道高安路伊丽包子铺店主陈昌义,讲述他与衡复风貌区的故事。

阳光透过马路两边的梧桐,照着我家包子铺。门面的色彩让人着迷,有的客人说叫“莫兰迪绿”,还有的说叫“天青色等烟雨”,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打卡,成了“网红”。


年轻人的时髦我不懂,我就知道,17平方米的小店,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。


光明日报 颜维琦摄


包子铺开在上海一个有历史的街区。过去店里地方不够,只好让炉子“挤”上人行道,跟周围的好环境实在不搭。我老担心,城市环境改造,会不会把它整顿掉?


街道为此开了几次会。没想到,征求意见时,邻居们都希望将包子铺留下来,说“吃惯了,离不开”。作为民生“刚需”,包子铺最终纳入了改造。


改造前的包子铺 资料图


街道还给找了位设计师,海归,特别认真,说要把店面改得实用又好看,既有“风貌感”,又不失掉“烟火气”。


改造后,包子铺彻底变了样!柜子、水斗用起来趁手,油烟机力道大,蒸汽再也不会飘到街上。


光明日报 颜维琦摄


环境好了,心情也好,现在一家人衣食无忧。不太忙的时候,我还能窝在凳子上打打盹,刷刷小视频。


我是安徽安庆怀宁人,到上海快30年了。这些年在城市打拼,辛苦是肯定的。每天凌晨3点起床备料,一直干到晚上8点关门。馅料都是自己调,真材实料,所以卖得好。


光明日报 颜维琦摄


上海,是我半个故乡。在这里,我是“苦中赚钱乐着用”,知足。我家的故事其实没什么,要能发表出来,您给我寄一份报纸,以后给儿孙看看,让他们知道,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。


(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采访整理)


城市治理命题很大,落实起来却需要“绣花功夫”,才能体现“精细化”治理的精髓。这样的治理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生活体验,尤其是在历史风貌区,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建筑是可以阅读的,街区是适合漫步的,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。




猜你喜欢:

徐汇这20所学校体育场地将对外开放,在你家附近吗?入校须知请收好

WAIC专题 | 徐汇人工智能产业极速发展,西岸智慧谷打造新高地

穿越时光,探一探淮海路上这座“船”型百岁老建筑

上榜啦!快来看看徐汇区这些公园里的“模范生”

来徐汇,收获一份不一样的红色记忆!



综合:光明日报 颜维琦、文汇报 顾一琼、青年报 张逸麟、上海徐汇

编辑:陈思宜、赵玥、曹香玉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